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与机械分会公布了《2024年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项目名单》,中建二局一公司新国展二期项目、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B24地块获评“2024年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项目”,标志着两个项目在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新国展二期项目
新国展二期项目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总建设面积611034平方米,包括展厅、登录厅、会议中心和配套五星级酒店等多种业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会展场馆。是落实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
规范管理 构建安全保障
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自成立起就确立了“安全生产、绿色施工”的理念,成立“安全施工”管理小组,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与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强化安全文化,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和体检,广泛宣传和教育,营造“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妥善处理安全隐患。获得住建委、集团、业主等多方认可。2023年5月成功举办了“北京市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活动,并于同年7月通过了“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验收。
立足现场 夯实安全根基
项目制定特定安全管理方案,根据施工阶段确保安全措施有效。土方施工配备高压水枪、雾炮机和喷淋系统减少扬尘;钢结构施工期间实施安全旁站监督,使用钢管搭设脚手架,洞口临边采用可回收防护栏;主体结构和幕墙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动火作业,设置消防公示牌,公示动火点位和动火证,便于检查。此外,项目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发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及专项预案,与顺义区消防支队合作,进行多次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培训大量施工人员。提升对安全隐患的警觉性,增强施工人员识别和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
智慧管理 助力安全管理工作
新国展二期项目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精细管控。利用安全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在线监测。开展隐患随手拍活动,实现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及时上传和整改隐患,强化现场安全,提升安全意识。自开工以来,隐患随手拍记录27685条,涉及4678人次,效果显著。项目设立安全体验区和VR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提供沉浸式体验;设置红外感应安全语音提示系统;采用二维码数字化管理施工现场防护,通过微信扫描即可查看信息。智慧手段使安全管理更规范、标准化。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B24地块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配套部分B24地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建筑面积为14.87万平米,工程建成后将服务于国家大型综合活动,将与国会一期、国会二期主体及配套部分形成超大会展综合体,助力首都形成“会议铁三角”及“展览三峰”的国际交往中心格局。
对症下药 安全管理有序化
项目采取直接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安全管理贯穿全生命周期。项目成立安全施工管理小组,项目班子参与晨会夜查,现场带班生产检查危险源1800余次,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项目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分解各个时期安全管理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落实各项安全管控措施,针对现场重要危险管理源“下重拳”,优先化解现场主要风险,同时兼顾其他安全隐患治理,做到安全管理“有序化”“规范化”。荣获“北京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多项荣誉称号。
精细管理 建立绿色安全工地
项目因地处奥运核心区,对施工过程的土方运输、吊装作业及动火作业均需采取严格的措施。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土方施工阶段设置数个固定、移动车辆冲洗装置;现场三台塔吊均安装防碰撞系统,针对施工区域设置大臂行程范围。在钢结构及幕墙阶段的高空焊接作业中,项目为每处焊接作业点配备焊烟净化器,并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过程中累计进行动火作业审批、动火作业条件核查3000余次,有效消除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及火灾隐患,取得北京市扬尘治理“绿牌”工地称号。
多管齐下 建设智慧安全工地
项目施工策划伊始,便根据安全管控的重点,制定智慧工地实施内容,利用深基坑检测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等智能系统辅助对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此外,项目尤为重视入场工人安全教育,设置安全教育体验区,配备了VR虚拟事故体验系统、触电模拟体验装置、临边防护报警体验设施等多元化教育工具,组织了4500余人次的工人体验式教育。通过发放行为安全表彰卡、举办“行为安全之星”评选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在施工中展现出良好安全行为的工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奖励,截至目前,已计对400人次进行了表彰,激发了全体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积极性。
下一步,中建二局一公司将持续推动安全建造各项标准落地,提升本质安全能力,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企业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